-
- 五彩鼓腹兽耳百鹿尊模型 五彩鼓腹兽耳百鹿尊 五彩鼓腹兽耳百鹿尊,清代,高46、口径18 、腹径38.2 、底径24.5厘米。此尊大口、云耳、圆腹下垂,矮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器身饰五彩山林百鹿图。因为“鹿”与“禄”谐音,“百鹿” 即“高官厚禄”之意,所以百鹿图也是古代常用的装饰纹样。 此尊通景绘五彩百鹿纹饰,整体画面以苍松山石为背景,姿态各异的小鹿在山石密林间奔跑、憩息、觅食,嬉戏于山间,饮水于清流,画意生动,栩栩如生,意趣盎然。画面中峰峦雄伟,松枝遒健,颇有松岩撑天之气势。相比之下,形态轻盈、细小可人的梅花鹿更衬托出景观之宏大。百鹿尊以五彩绘制而成,双兽耳涂红彩,巨松苍翠欲滴,小鹿五彩
-
24
-
- 汝窑天蓝瓜陵瓶模型 汝窑天蓝瓜陵瓶 文物简介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体造型:瓶身巧妙融入瓜形元素,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棱线分明。造型为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做花瓣式外撇,瓶体秀丽灵巧。线条美感:生动流畅的筋纹随着外壁舒展向上,深浅自如,纹理清晰,阴阳贯通吻合,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展现出独特的韵律美
-
-
- 清代陶瓷 六方盖罐 造型独特,呈六方形,其线条刚直硬朗又不失流畅,转折处过渡自然,体现出造型上的规整与严谨。罐盖与罐体严丝合缝,契合度高。胎体早期细腻坚致,后期工艺有所下滑。装饰上,青花、粉彩皆有,色彩丰富,图案精美,将实用与艺术巧妙融合,承载着清代独特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
-
-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 文物简介 高1.9—2.1厘米,深1.6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0.1厘米。底刻“奉华”两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号奉华,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 特点:碟敛圆口,浅壁微呈弧形,平底,无足,造型简约大方。器形规整,线条流畅,体现了宋代瓷器简洁素雅的审美风格。 胎质: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质地坚硬且细腻。 釉色:通体施天青釉,釉色温润如玉,纯净淡雅,宛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之色,具有独特的韵味。
-
-
- 二胡模型 二胡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拉弦乐器,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琴杆:二胡的主体部分,通常是用红木、紫檀等硬木制作,起到支撑和传导声音的作用。 琴头:位于琴杆的上端,常雕刻成龙头或其他装饰性图案。 琴筒:共鸣箱,通常用竹子、红木或椰壳制作,形状多为六角形或圆形。
-
-
- 清代陶瓷 冬瓜罐模型 冬瓜罐 冬瓜罐,因形似冬瓜得名,始于乾隆,盛行于晚清。其造型圆润饱满,腹部丰硕,罐口微撇,短颈溜肩。胎体早期细腻坚致,晚期稍显粗糙;釉面匀净,多为白釉或青釉。装饰丰富,有青花、粉彩等,寓意吉祥,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
-
-
- 平遥推光漆器-盒子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山西省平遥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51。平遥推光漆器多是漆器家具,通常有箱柜类、桌几类、屏风类、盘盒类等。工艺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刻灰雕填等工艺,用传统大漆和传统大漆工艺制作的漆器制品技艺精湛,耐久力极强。可吸纳和附加金、银、玉、珠、石等多种
-
-
-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 文物简介 高6.1厘米,深3.8厘米,口纵15.8厘米,口横23.1厘米,底纵13厘米,底横19.5厘米。 传世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的鉴赏观。 造型特点: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 釉色特征:通体满布极匀润的天青釉,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给人以无限的温柔。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是传世仅存唯一的汝窑无纹器物。
-
-
-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模型 青铜大立人像, 人像高1.8米、通高2.62米 [1],1986年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3]。重约180公斤,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的青铜器。现存三星堆博物馆。 [2] 青铜大立人像,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
-
123456789...20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