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汝窑天蓝瓜陵瓶模型 汝窑天蓝瓜陵瓶 文物简介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体造型:瓶身巧妙融入瓜形元素,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棱线分明。造型为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做花瓣式外撇,瓶体秀丽灵巧。线条美感:生动流畅的筋纹随着外壁舒展向上,深浅自如,纹理清晰,阴阳贯通吻合,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展现出独特的韵律美
-
-
- 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模型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整件人头像金光熠熠,气度非凡。在中国的考古发现中,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规模青铜人像遗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就是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它以其特殊的造型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驰名中外。
-
-
- 黄釉银口八方节瓶 黄釉银口八方节瓶,造型独特,八方瓶身线条分明,节状设计增添古朴韵味。黄釉色泽明亮温暖,釉面光滑细腻,与银色瓶口相映成趣,更显高贵典雅。此瓶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是宫廷御用或贵族收藏的珍贵艺术品。
-
-
- 粉彩描金百花不露地凤耳炉模型 粉彩描金百花不露地凤耳炉 清代。高16厘米,口径19厘米。 该瓷炉通体着粉彩,附百花装饰,双耳描金,也叫“万花献瑞图”,它的装饰都是以粉彩为之。盛开的百花有着吉祥如意和欣欣向荣之意。即绘画许多各种花卉,密布器身,使其不露底色。画工繁缛,雍容华贵,极尽奢华,有强烈的视觉感。充分显示了乾隆朝的不计成本,极尽工巧,奢华繁荣的社会气象。粉彩描金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香炉是汉代丝绸之路开通,香料传到中国后出现的器物,主要作为熏衣等用,后逐渐成为香道必备的器具,并延伸为中国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香炉款式、质料很多。宋代以后,瓷炉逐渐成为香炉的主流。到了元、明、清
-
-
- 三鸟铜尊模型 三鸟铜尊 从展厅的第一件文物到这件兽面纹三鸟铜尊,我们见证了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成长和商代匠人们高超的铸造工艺。这件兽面纹三鸟铜尊,于1952年在辉县褚邱出土,1958年8月入藏我馆。高16厘米,腹围15.4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2.5厘米,敞口,宽肩,鼓腹,圈足。颈部饰有弦纹,肩部铸有卧鸟三只间饰夔龙纹。腹部饰有兽面纹,圈足饰有夔龙纹并有三个镂孔。 尊,是我国古代祭祀时使用到的酒器。这件三鸟铜尊造型独特,铸造工艺复杂,形象生动传神,并且充满着神秘之感,在器物的肩部铸有三只形象生动的突起卧鸟形象。而这三处突起的卧鸟,大大增加了铸造的难度。因此有专家认为,这件器
-
-
- 青釉贯耳炉 青釉贯耳炉,造型古朴典雅,炉身圆润,双耳贯穿,线条流畅。青釉釉色温润如玉,釉面光洁明亮,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此炉既可用于焚香祭祀,又是文人雅士书斋中的清供佳品,极具收藏与观赏价值。
-
-
-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 文物简介 高1.9—2.1厘米,深1.6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0.1厘米。底刻“奉华”两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号奉华,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 特点:碟敛圆口,浅壁微呈弧形,平底,无足,造型简约大方。器形规整,线条流畅,体现了宋代瓷器简洁素雅的审美风格。 胎质: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质地坚硬且细腻。 釉色:通体施天青釉,釉色温润如玉,纯净淡雅,宛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之色,具有独特的韵味。
-
-
- 彩陶罐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
-
- 汝瓷天青釉弦纹樽模型 汝瓷天青釉弦纹樽 文物简介 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胎质:胎质细腻,呈香灰色,胎体较轻。 釉色: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滋润,呈天青色微泛蓝,并有细小浅白的开片,俗称冰裂片,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出微妙的变化。
-
-
- 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模型 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 清康熙年间,高40.4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3.2厘米。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部渐收敛,近足处外撇,浅圈足,颈中部凸起弦纹一道。 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折枝竹纹。腹部一面绘洞石、松、竹、梅,空间点缀飞鹊;另一面以青料题楷体七言诗:“凭余笔下力千钧,独扫胸中万壑云。老干稜层霜雪古,一枝先占上林春。”句末落款“邀月主人”,下钤上圆、下方闲章各一。引首钤青花白文篆体“木石居”长方闲章。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仿款,外围双线圈。
-
123456789...2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