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nity银镀金浑天仪模型 年代:清康熙 特点:该仪器用于演示月相变化,通过机械装置模拟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它体现了清代对天文学的重视和对西方科学知识的吸收。
-
9
-
- 中草药中药中医模型-当归 当归 补血养血:当归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铁、锌、铜等,能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对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润肠通便:当归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挥发油,能润滑肠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增强免疫力:当归中的多糖类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抗衰老:当归中的抗氧化成分,如阿魏酸、绿原酸等,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具有抗衰老作用。 温经散寒:当归还可以用于治疗女性手凉脚凉等症状,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
-
11
-
- 勺尾指向南(电与磁)模型 “勺尾指向南”通常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北斗七星的勺尾指向南方的情况。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星宿之一,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指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5
-
- 三星堆商青铜神树模型 商青铜神树,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其中修复完整的一棵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另外还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树身,被命名为二号神树。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延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二号神树三面各有一跪坐铜人像,前臂残缺。
-
17
-
- 寿州窑 黄釉釉下彩瓷注模型 寿州窑黄釉釉下彩瓷注是唐代寿州窑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
-
2
-
- 青瓷模型合集 -------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 越窑荷叶盏托 越窑青釉刻划杜丹纹罐 越窑青釉刻莲花纹盒 越窑青釉执壶 越窑青釉皮囊式壶 越窑鸡首壶青釉八棱瓶
-
7
-
- 粉彩描金百花不露地凤耳炉模型 粉彩描金百花不露地凤耳炉 清代。高16厘米,口径19厘米。 该瓷炉通体着粉彩,附百花装饰,双耳描金,也叫“万花献瑞图”,它的装饰都是以粉彩为之。盛开的百花有着吉祥如意和欣欣向荣之意。即绘画许多各种花卉,密布器身,使其不露底色。画工繁缛,雍容华贵,极尽奢华,有强烈的视觉感。充分显示了乾隆朝的不计成本,极尽工巧,奢华繁荣的社会气象。粉彩描金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香炉是汉代丝绸之路开通,香料传到中国后出现的器物,主要作为熏衣等用,后逐渐成为香道必备的器具,并延伸为中国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香炉款式、质料很多。宋代以后,瓷炉逐渐成为香炉的主流。到了元、明、清
-
3
-
-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 文物简介 高1.9—2.1厘米,深1.6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0.1厘米。底刻“奉华”两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号奉华,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 特点:碟敛圆口,浅壁微呈弧形,平底,无足,造型简约大方。器形规整,线条流畅,体现了宋代瓷器简洁素雅的审美风格。 胎质: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质地坚硬且细腻。 釉色:通体施天青釉,釉色温润如玉,纯净淡雅,宛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之色,具有独特的韵味。
-
10
-
- 地动仪模型 地动仪介绍 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于东汉时期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探测仪器,又称候风地动仪。它于公元132年制成,主要用于检测地震的发生及方向[^2^][^3^]。 结构与外观 主体:地动仪用精铜铸造,形似大酒樽,樽顶有盖,外部装饰有篆文及山龟鸟兽等花纹[^9^]。 龙头与蟾蜍:仪器周围按八个方位排列八个龙头,龙嘴各含铜珠,下方对应八只铜蟾蜍,昂首张口[^9^]。 内部构造:内部中央有“都柱”,周围有“八道”(机械装置),与龙头相连[^9^]。 工作原理 惯性原理:当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使“都柱”失去平衡,倒向地震方向,触动机械装置[^3^][^9^]。 触发机制:相应方向的
-
-
- 汝瓷天青釉弦纹樽模型 汝瓷天青釉弦纹樽 文物简介 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胎质:胎质细腻,呈香灰色,胎体较轻。 釉色: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滋润,呈天青色微泛蓝,并有细小浅白的开片,俗称冰裂片,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出微妙的变化。
-
-
- 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青釉鱼耳炉是宋代瓷器名品,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端庄典雅。其釉面密布“金丝铁线”开片纹,青灰色釉厚润如油。此炉常置卧室,寓意夫妻和睦,为清宫旧藏,乾隆帝曾为其题诗,后世仿品难以企及原作风韵。
-
-
- unity平遥推光漆器-屏风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山西省平遥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51。 平遥推光漆器多是漆器家具,通常有箱柜类、桌几类、屏风类、盘盒类等。工艺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刻灰雕填等工艺,用传统大漆和传统大漆工艺制作的漆器制品技艺精湛,耐久力极强。可吸纳和附加金、银、玉、珠、石等多种
-
-
- 清代陶瓷大白罐模型 大白罐 大白罐,因体型较大且釉色多为白色得名。其造型敦实厚重,罐身饱满,口沿宽阔,短颈丰肩,腹部下收,圈足坚实。早期胎质细腻,洁白致密,釉面莹润光亮,质感醇厚;后期胎质稍显粗糙。装饰简约,多以素白示人,偶有简单刻划纹,质朴中透着典雅,实用性强,常作储存器具,展现清代民间陶瓷的独特魅力。
-
-
- 农具谷风车模型 谷风车: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中国已有扬去谷物中的枇糠用的风车。欧洲约一千四百年后才有类似的风车。扇车主要用于清除谷 物颗粒中的糠枇(bi),由车架、外壳、风扇、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工作时将粮食放进上边的喂料斗,手摇风扇,喂料斗下边就有风吹过,开启调节门,谷物在重力作用下会缓缓落下,密度小的谷壳及轻杂物被风力吹出机外,而密度大饱满的谷物直接流出在下边出料口。这样,就把糠秕与谷物分开。风扇车的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王祯《农书》所绘的风扇车,轮轴上亦装曲柄连杆,以脚踏连杆使轮轴转动。
-
-
- unity天平模型 中国古代天平被称为“权衡”,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称重的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意义。
-
-
- unity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 文物简介 高6.1厘米,深3.8厘米,口纵15.8厘米,口横23.1厘米,底纵13厘米,底横19.5厘米。 传世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的鉴赏观。 造型特点: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 釉色特征:通体满布极匀润的天青釉,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给人以无限的温柔。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是传世仅存唯一的汝窑无纹器物。
-
-
- Unity草莓包包的女孩子ip形象模型 一个卡通风格的女孩角色,她有着独特的视觉特征和个人魅力。她戴着一顶粉色、带有米老鼠耳朵图案的帽子,这使得她的形象更加活泼和有趣。她的穿着简洁而时尚,白色衬衫和粉红色短裤的搭配显得清新自然,粉色运动鞋则增添了一丝运动感。
-
-
-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 文物简介 高6.1厘米,深3.8厘米,口纵15.8厘米,口横23.1厘米,底纵13厘米,底横19.5厘米。 传世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的鉴赏观。 造型特点: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 釉色特征:通体满布极匀润的天青釉,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给人以无限的温柔。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是传世仅存唯一的汝窑无纹器物。
-
-
- 这个卡通风格的小女孩玩偶形象生动可爱,让人一眼难忘。她拥有一头引人注目的粉红色长发,大眼睛闪烁着天真无邪的光芒。身着一件洁白的毛衣,毛衣上的黑色领结和纽扣增添了几分精致感。头戴一顶白色帽子,帽子上的复杂针织图案展现出细节之美,与整体造型相得益彰。玩偶的手臂上还挂着一个小巧的棕色挎包,为她增添了几分时尚气息。背景则是简洁的灰色调,更加凸显了玩偶的鲜明形象和可爱气质。整体而言,这个玩偶充满了童趣和活力,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她。
-
-
- 农具翻车模型 翻车:古代提水工具。亦称“龙骨水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据《后汉书》记载,其发明于东汉东汉末年,三国时改造并用于农业生产。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最初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中国机器制造技术的进步,发明了二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多用于南方水池陂塘稻田灌溉。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
-
-
- 古代乐器琵琶模型 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
-
- unity寿州窑---黑釉双系罐-唐模型 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及其周边地区,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盛于隋唐,终于唐晚期。唐代是寿州窑的鼎盛时期,其产品以黄釉瓷最为著名,同时也烧制黑釉瓷。黑釉双系罐是寿州窑黑釉瓷中的典型代表,展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